|
回顧性隊列研究:普通的高血壓藥物可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
本文為轉化醫(yī)學網(wǎ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Lauren 導言: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可發(fā)生復發(fā)和轉移。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明顯上升,41~65歲的人群發(fā)病率較高。結直腸癌在初期的時候并沒有非常明顯的癥狀,發(fā)展的進程也相對較慢。一旦發(fā)展到了中晚期,就會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美國心臟協(xié)會期刊《高血壓》(Hypertension)7月5日發(fā)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通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也會降低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的藥物被用于治療如心力衰竭,高血壓或心臟病等疾病。這些藥物可以抑制或阻斷血管緊張素,一種導致動脈狹窄的化學物質。醫(yī)生通常會給高血壓患者開這些藥物來放松和舒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 根據(jù)這項大型研究的發(fā)現(xiàn),服用這些藥物也可能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結直腸癌是第三大常見癌癥,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癥死亡原因。 中國香港大學的臨床教授Wai K. Leung博士表示,“ACE抑制劑和ARBs在癌癥發(fā)展中的作用是有爭議的,在某些情況下,研究結果是相互矛盾的。以往的研究結果受到幾個因素的限制,包括患者數(shù)量少和數(shù)據(jù)僅在短期隨訪。我們的研究結果為這些藥物在預防結直腸癌方面的潛在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這是第一個顯示ACE抑制劑和ARBs對結直腸癌的發(fā)展有潛在有益作用的研究,也是基于研究開始時未患結直腸癌的大量患者的研究。” 這是一項全港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人員回顧了2005年至2013年香港187897名成年(大于等于40歲)患者的健康記錄,這些患者的結直腸癌基線結腸鏡檢查均為陰性。排除標準包括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的結直腸癌小于6個月,既往結直腸癌,炎癥性腸病和結腸切除術。主要結果是結腸鏡檢查后6至36個月診斷為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部位分為近端(脾曲近端)和遠端癌。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結腸鏡檢查前5年內≥180天使用)對23個協(xié)變量(包括患者因素、同時用藥和內鏡中心的績效)進行傾向評分回歸調整,得出結直腸癌的調整后危險比。 在187897例符合條件的患者中,30856例(16.4%)是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使用者。854例(0.45%)在指數(shù)結腸鏡檢查后6個月至36個月內發(fā)生結直腸癌[近端癌:147例(17.2%)]。這些藥物與指數(shù)結腸鏡檢查后小于3年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低相關,但與發(fā)生大于3年的結直腸癌風險無關;藥物使用量每增加一年,調整后的危險比風險降低5%。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與較低的結直腸癌風險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 ·那些服用高血壓藥物如ACE-i或ARBs的人在接下來的3年里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降低了22%; ·ACE-i和ARBs的好處見于55歲或以上的患者和有結腸息肉病史的患者; ·與藥物相關的益處僅限于陰性基線結腸鏡檢查后的前三年。 Leung表示,“雖然有高血壓、心力衰竭和腎臟疾病的患者都服用ACE-i和ARBs,但降低結直腸癌風險可能是醫(yī)生在選擇降壓藥物時考慮的另一個因素。” 這是一項回顧性研究,回顧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是否發(fā)展為結直腸癌。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應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來驗證,該研究將積極跟蹤患者,以確定這些藥物對結直腸癌風險的潛在益處。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common-hypertension-medications-colorectal-cancer.html 【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5317 |